2017-06-10
作者:通威
這是關于光陰和夏天的故事。
當時鐘跳轉(zhuǎn)回到2007年的夏天,通威集團做出了一個不忘初心的決定:捐贈5000萬,實施“思源·陽光計劃”。作為由民建中央發(fā)起的“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”的十大項目之一,“思源·陽光計劃”把通威的愛心灑向了許多貧困地區(qū),讓不少受困對象走出了生活的泥潭,就像夏日的暖陽,撥開烏云溫暖大地。
十年后的夏天,當我們置身這條碩果累累的公益之路,用鏡頭記錄著每一點改變,我們看到了折翼的小鳥已翱翔藍天,美好的夢想含苞待放,生活的希望正在照亮前行的腳步!
鏡頭一:新生
新生,是精神的重生,是生命的綻放。2008年5.12汶川大地震,無情地奪走了許多孩子的學堂,無書可讀。在這個絕望的時刻,通威集團伸出援手,斥資數(shù)百萬元先后援建了德陽市通威第六中學新校園和成都大學通威樓,讓學生們走進了煥然一新的校園,接受更為先進的教學。
嶄新的德陽市通威第六中學教學樓能夠抵抗十級地震。
老師正在和同學課下輔導。在通威的持續(xù)關注和關心下,學校的軟硬件得到了巨大的提升,年輕優(yōu)秀的老師紛至沓來,四面八方的學生慕名而來。
孩子們在全新的塑膠籃球場PK球技。學校成立了15個社團,美術社、電子琴社、聲樂社等,依托優(yōu)秀的硬件條件,為學生打造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,幫助學生全方位發(fā)展。
德陽市通威第六中學學生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。
整潔的校園處處是綠色,寓意著蓬勃的生命力。
成都大學通威樓有8層高,除了教學和辦公外,還設立了休憩的咖啡館,為學生提供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的場地。
鏡頭二:希望
這是一組德陽市通威第六中學孩子們的照片。這里只有笑臉,充滿歡愉,地震的陰霾離他們遠去,一個個簡單的夢想正在孕育而生。一位初二的小男孩“俏皮”地告訴我,今后想當通威的科學家,因為這樣就能造出好多有營養(yǎng)的東西來。
“樓下的叔叔,看過來,這里的表演很精彩”
課余時間,同學們玩得很開心,她們遠離災難,像普通青春期的孩子一樣聊著偶像,談著夢想。
課余時間,同學們就在整潔的寢室里看書學習。
這天恰逢六一兒童節(jié),學校開展了游園活動。初一學生和老師在一起玩游戲,其樂融融。
小譚是德陽市通威第六中學的初二學生,是班里的“學霸”??伤膲粝敕浅:唵危骸盎氐竭@里當老師,報答學校的恩情,傳承一種精神?!?/span>
課余時間,同學們玩得十分開心。
鏡頭三:成長
德吉青初,一個美麗的名字,一個讓通威牽掛了十多年的藏族女孩。從小,她就作為通威資助的小學的優(yōu)秀學生代表之一,在通威集團15周年慶典晚會上發(fā)言。她渴望“走出去”,并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上了當?shù)氐谝恢袑W遠程教育班,但學費問題成為不堪重負的“巨石”。通威伸出援手,資助她完成了學業(yè),進入城里讀高中,為夢想而拼搏。多年后的今天,青初感慨地說:“有了通威的幫助,在外婆心里,這下我的將來有著落了”。
德吉青初受邀參加通威集團15周年慶典,少時的她抱著“走出去”的夢想,通威的關愛為她注入了動力。
德吉青初在通威集團15周年慶典上發(fā)言。
如今青初在南充讀高二,半年才回家一次,但每次回到家都不忘給鄰居的弟弟妹妹講學校的生活,鼓勵他們好好讀書,以后去看更大的世界。
飲水思源,大愛無疆。通威“思源·陽光”以愛為橋梁連接彼此,收獲了感動與力量。通威將堅守這份社會責任與使命,不忘初心,撒播溫暖,一路向前。